欢迎登录忻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   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互动交流 > 局长信箱

仔猪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写信人 写信时间 2024-03-22
信件内容 仔猪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?
回复状态 已处理 回复时间 2024-03-20
回复内容
从严格严格意义上来讲,腹泻本身只是一种症状,传染性因素包括菌源性、虫源性和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,概括主要有以下方面:

1、大肠杆菌病(仔猪黄、白痢):黄痢以1~4日龄最为常见,排黄色或黄白色糊状粪便,粪中含有凝乳小块、腥臭,严重者排粪失禁,肛门和阴门呈红色。剖检病死猪可见肠道膨胀,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,肠黏膜呈急性、卡他性炎症变化,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。

白痢,常因气候剧变、阴雨潮湿、母猪乳汁不足或过浓、过稠等而发病,多发生于7~30日龄,以7~14日龄最常见且较严重。病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、糊状的腥臭粪便为特征。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内容物呈浆状、糊状或油膏状,呈乳白色或灰白色。

2、梭菌性肠炎(仔猪红痢):主要发生于1~14日龄以内,四季均发,以排红色粪便和肠黏膜坏死为特征。病猪虚脱,偶尔呕吐,排水样血便,恶臭,急性感染猪死亡率100%。最急性1~2 天死亡,急性5~7 天死亡,少数慢性病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。剖检病死猪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样的内容物。

3、猪痢疾:多发于7~12周龄。病初体温达40~41 ℃,排黄色或灰色软便,后期粪便呈水样,常混有血液、黏液及黏膜,使粪便呈油脂样或胶胨状。

剖检可见急性病例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,肠腔充满黏液和血液;慢性病例表现为纤维素性、坏死性大肠炎。

4、仔猪副伤寒:本病多发于2~4月龄的仔猪,冬春季多发,其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关系。体温升高,腹泻,粪中有血液及红色恶臭粘液,皮肤后期发紫,运动衰弱。

5、耶尔森氏菌病:以夏季和冬季多发,病初体温达40~41 ℃,水样腹泻,粪便中常混有黏液和脱落的肠黏膜。后期体温下降,皮肤发绀、消瘦、脱水死亡。剖检病死猪可见结肠孤立淋巴滤泡肿大、增加,间浆腹层或黏膜层突出,小结肠和直肠有溃疡病灶。

6、猪流行性腹泻:主要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,以11月份至翌年4月间多发,各年龄的猪均易感染,1~5日龄内仔猪感染率最高,症状严重,病死率也最高。病猪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,精神沉郁,食欲降低,日龄较大的猪症状较轻,日龄较小的猪症状较重。仔猪病初常呕吐,排灰色或黄色粥样或水样稀便、恶臭。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肠管胀满,充满黄色内容物,肠壁变薄,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,肠系膜淋巴结水肿。

7、猪传染性胃肠炎:各年龄的猪均易感,以2周龄以下的猪多发,且死亡率较高。仔猪吮乳后常出现呕吐,不久出现剧烈腹泻,排水样黄色或灰色粪便,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块,恶臭,日龄越小,病程越短,死亡率越高。剖检乳糜管中无脂肪,肠内有黄色液体和气体,肠血管充血,小肠壁薄,胃壁出血,胃内容物为绿色黏液,空肠、回肠绒毛严重萎缩。

8、轮状病毒病:以冬末春初季节最多,且多发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,死亡率较高,可达50%。主要表现为厌食、呕吐、腹泻、脱水等症状。本病发生突然,常于食后呕吐,排水样或糊状、黄色或灰褐色粪便,常因脱水在3~7 天内死亡。

9、伪狂犬病:主要引起3日龄左右的仔猪腹泻、脑水肿等。

10、猪球虫病:主要发生于8~9月份,以6~15日龄的仔猪多发,常见糊状至大量水样、黄灰色、恶臭粪便,发病率75%左右,死亡率很低。剖检可见空肠和回肠纤维素性坏死性固膜,大肠一般无病变,空肠或回肠黏膜涂片,瑞氏、姬姆萨或新甲基蓝染色,检查裂殖子。另外,胃肠道线虫病引起的拉稀。

11、低血糖症:主要见于产后缺乳吃的仔猪,无病变、无典型症状、无特定病原。

12、饲料因素:主要是消化酶分泌不足及胃内容物pH值偏高 ,小肠绒毛发育滞后,胃蛋白酶的活性较低,仔猪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差,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。

13、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:饲料中粗纤维如果超过4%,会导致仔猪吸收营养物质能力下降,引起腹泻;饲料中加入过量的钙和氯或微量元素中铁含量过高,均会引起腹泻。

14、营养因子缺乏:仔猪缺乏维生素(如叶酸、烟酸、泛酸)、矿物质或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(如微量元素锌、硒、铁、铜),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。

15、应激因素:如断奶后母仔分离、饲料变化、温度、湿度及环境变化,产生应激而导致腹泻;饲喂霉变、冰冻饲料及未经煮熟的豆制品,均易导致腹泻。

以上信息,仅供参考。